“山河号”完成掘进任务,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贯通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0 08:14:00

8月17日,全球在建工程所用直径最大、17.5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山河号”,在历经3290米地下穿行后,顺利完成掘进使命,宣告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贯通。盾构机“山河号”由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下属济南重工集团生产制造,应用于黄岗路黄河隧道,这也是世界最大直径的水下盾构隧道。

黄岗路黄河隧道盾构段长3.3公里,长距离穿越全断面粉质黏土、钙质结核、胶结砂层等复杂地质,最深覆土厚度达49.2米,最大水土压力6.3巴(相当于指甲盖大小面积上承受6.3公斤的重量),对盾构机的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

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下,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联合山东大学等科研单位攻克了快速常压换刀装置、管片智能拼装等关键核心技术,构建了超大异形构件检测、人工-双模智能控制系统,成功研发了17.5米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该盾构机搭载了“五官一脑”盾构高端智能化系统,具备超前地质预报、地层特征识别、有毒气体监测、滚刀磨损监测、同步注浆监测等智能感知及AI辅助决策功能,荣获“2024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可有效适应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和高标准的技术要求。

“山河号”盾构机在生产制造期间,以“济南大工匠”周生保、“山东省技术能手”张旭为主要代表的济南重工人,不畏难、永向前,用“绣花功夫”铸就大国重器。因开挖直径大,“山河号”盾构机的盾体由12个分块把合而成,且每个分块的安装角度都不相同,安装难度极大。面临日益严峻的工期要求,周生保组织团队商讨研究,凭借近30年的工作经验,制造出一台可调控伸缩式辅助工装,盾体组装效率提高了4倍,比计划节点提前10天完成盾体组装。

“山河号”盾构机具有近两万条线路,是常规盾构的五到六倍,线缆直径也从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不等,调试阶段,张旭经常抱着图纸在“山河号”里跑上跑下,一天爬三四十趟楼梯不在话下,使这台超大盾构具备全部设计性能。

2025年1月,“山河号”盾构机入选“2024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写入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和新年贺词。“山河号”的诞生,是济南重工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担当,标志着我国超大直径盾构技术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巨大跨越。

下一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将坚持技术创新,锚定自主化与智能化,聚焦细分领域,拓展应用场景,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奋力书写济南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大众新闻记者 刘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