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文章网 手机版

从“东奔西走”到“778米”!看江苏如何破解儿童就医“少跑腿、多安心”的减负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4 07:43:00    

一手抱娃、一手挎包,步履匆匆忙个不停;全家出动、左顾右问,挤满门诊大厅……这样的就医场景,曾是无数家长的烦恼,也让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吕海涛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如何让家长和孩子到医院后少跑腿?一场从“换位跑一次”开始的流程革命,在医院悄然展开。从自助开单到一站式服务,经过一次次优化流程,如今,该院家长带孩子看病的平均步行距离锐减至778米,彻底告别了过去抱着孩子“东奔西走排长队”的奔波历史。

778米这个数字,是江苏省卫健委近年来多措并举、优化就医流程的缩影。多家医院通过改善环境布局和服务流程,不断提升儿童医疗服务的便利化、舒适化和智慧化水平。

环环相扣,汇成“778米”就诊路

“以前带娃做检查,要跑挂号处、服务台、检验科好几个地方,现在‘一站式服务中心’全都能办,太省事儿了!”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一楼,市民李女士深有感触。她上周带孩子做过敏原检测,在一站式服务中心,不仅完成了检查预约,还咨询了医保政策,连拷贝影像资料也一并搞定。

这份便捷,源于医院下大力气的“流程再造”。 一方面,推出“诊前开单”服务,让部分检查在就诊前就能预约;另一方面,整合升级“一站式服务中心”,把影像拷贝、检查预约、医保咨询、病历复印快递等多种功能集中起来。同时,线上智慧预诊、导诊系统和院内导航精准引导,各楼层自助区也有导医随时提供帮助,并保留人工窗口,大大减少患者和家属“无效跑动”。

如何让孩子看病少跑腿、更快速?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取“双轨并行”策略:在门诊推行“诊区一站式服务”(诊区办),在住院部则实施“床边出入院结算”(床边办)。

“我们从安徽蚌埠赶过来,原以为外地就医会很麻烦,没想到一站式服务特别方便。”在该院萨家湾院区儿童医学中心,患儿家长程先生说,“办理入院不用去窗口排队,在护士站就能办好。”

“我们努力做到‘病人不动,医生动’。”该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朱丹荣介绍,“目前除了部分大型检查要去影像楼,其他服务基本都能在床边完成,尽可能提升患儿和家长的就医体验。”

支付环节的优化也至关重要。在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医生在诊室开好处方,家长现场扫码就能缴费,无需再去窗口排队,实现“看完即走”。医保绑定、自费支付等功能整合在一起,满足不同患儿家庭的结算需求,尤其为时间紧张的外地家庭提供了极大便利。

正是这些环环相扣的儿童就医便民举措——从“诊前开单”到“一站式服务”,从“诊区办”到“床边办”,再到“诊间扫码付”,一步步减少家长和孩子的奔波,最终汇成“平均778米”的就诊路程。

手术朝至夕归,省时省费

“本以为要折腾好几天,没想到从入院、手术到出院,总共用了不到24小时。”张先生来自安徽,他的孩子欣欣需进行腺样体切除手术。南京市儿童医院日间病房的“朝至夕归”日间手术模式,不仅大大缩短患儿住院时间,还降低了治疗费用。

“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平均住院时长由3天下降至1.1天,平均治疗费用每例降低1400元。”南京市儿童医院日间病房护士长陈婷介绍,“我们将工作前置、精准排程,术前提供院外服务、手术评估,出院时评估家长医学护理知识,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做好术后远程管理。”目前该院日间手术占比达到51%,主要服务疝气、鞘膜积液、隐睾、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等病种。

“推行日间手术初期,面临许多挑战,转变观念尤为重要。”陈婷坦言,医院构建的“院后安全网”扩展延续性医疗护理服务——按不同病种差异化设置线上随访节点;针对特殊需求,以“互联网+”形式提供上门服务;针对日间手术院外发生不良反应,设有24小时应急绿色通道。“安全与质量始终是核心。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模式,降低家庭医疗支出,减少对家长工作的影响,并提升家庭照护能力。”

医院还致力于提升疑难复杂罕见疾病的诊断效能——开展门诊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服务,组建过敏性疾病、结核、脑瘫、难治性癫痫、糖尿病综合管理、性腺发育异常、疑难病等多学科MDT团队,多学科协同作战,提供高质量一体化诊疗服务。此外,该院还开设22个罕见病专病门诊,让患儿和家长少跑动,就能享受多学科专家服务。

对于急危重症患儿的救治,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依托其在新生儿重症救治领域的强大能力和资源保障,建立高效运行的“绿色通道”机制。例如,对于通过转运车送至医院、需呼吸机辅助的重症新生儿,医院采取“先抢救、后补手续”的流程安排——患儿一到院便直接进入ICU接受紧急治疗,相关住院登记与缴费等手续由家属随后完成。

智慧赋能,让看病“更智能”

“本想给孩子预约内分泌科门诊,但号都满了。点了候补,没想到预约成功了!”苏州市民刘女士的经历,是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智慧预约体系的生动写照。

为有效解决“挂号难、排队久”问题,医院全面升级预约诊疗体系,整合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江苏卫生集约式预约诊疗服务平台等8种预约渠道,实现号源全渠道共享。所有号源(除急诊、发热门诊及感染性疾病门诊)100%开放预约,推行精确至30分钟的分时段预约,并在省内率先上线号源候补功能,家属预约时如所选号源约满,可点击候补按键实现系统自动排队候补。当有退号时,系统自动兑现号源。

“以往想预约约满的医生,家属要在医生出诊当日到医院现场查看是否有‘爽约号’,具有随机性。”该院门急诊办公室主任成永介绍,挂号候补功能节省了患者就医时间。同时,院方可实时查看排队等候人次,根据专科排班情况合理调整,实现号源科学管理,最大化利用医疗资源。目前,医院预约挂号率稳定在85%以上,现场挂号排队时间大幅缩短。

困扰患儿家长的医保缴费报销“最后一关”,今年在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迎来革新。近日,陈女士带8岁女儿小美来该院就诊时发现,通过医院微信小程序挂号,线上可直接医保统筹支付。“没想到线上支付跟线下刷卡一样能报销。”陈女士赞叹。后续医生为小美检查开药,医保统筹支付后,个人账户再支付剩余部分,全程线上完成,便捷高效。

“这一变革显著提升了就医流畅度与满意度,让支付环节不再是离院前的‘堵点’。”该院门诊部主任程运涛表示,今年年初医院全面实施线上移动支付,并率先对医保患儿实现在线医保亲情付。家长只需手机操作,即可轻松完成挂号、缴费。

南京市儿童医院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用于健康助手,围绕智能客服、预检分诊、患者就医流程指示等多方位提供“智能”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减少家长奔波,上线累计完成18万余次AI解答服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安莹 王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