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教育数字化转型案例亮相国际盛会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08:53:00
近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举行,石首市文华小学专题片《数字桥梁,连接未来》亮相大会,作为湖北省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典型案例,在我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展播。
近年来,石首市文华小学通过深度融合数字技术,打破校园空间界限,构建“家、校、社”共育生态,为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一案例展现了中国基层教育的创新活力,为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参考的‘县域方案’。”大会现场,有专家评价说。
石首市文华小学何以登上世界舞台? 近日,记者走进该校进行探访。
上午10时30分,在学校阶梯教室,一场阅读活动正同步“云端”。二年级学生小宸(化名)正在表演课本剧《草船借箭》,小宸妈妈则在直播间进行线上实时互动。“我们搭建的不是简单的直播平台,而是破除时空壁垒的教育共同体。”该校负责人介绍。
在该校,体育艺术节的云端直播间单场观看量突破5万人次,民族舞蹈《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数字版被文旅部门纳入文化云平台,阳光大课间、精彩社团让幸福时刻填满家校两端……从日常课程到各类活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实践,让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同步“云端”,在“数字阳光”的照耀下,让每个孩子尽情绽放成长活力。
借助数字技术,学校还开发了楚文化数字课程包和3D编钟体验模块,并获得了版权认证,学生通过VR设备就能“触摸”楚文化,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借助“5G+VR”,学校与大城市名校开展跨区域同步课堂,通过场景重构链接资源,让石首学生也能享受一线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数字化转型如何兼顾效果与成本? 学校通过对钉钉平台的深度二次开发,仅投入传统方案10%的成本,就构建起功能完善的家校互动系统,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面向未来,学校制定了清晰的“数智教育2.0”发展规划:在智能教学方面,学校将引入AI学情分析系统,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在管理升级上,计划建设数字孪生平台,实现教联体多校区的精准治理。学校还将与华中师范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共建“教育元宇宙实验室”,探索前沿教育科技应用。
从“黑板+粉笔”到“AI+VR”,从“家校断联”到“云端共生”,石首市文华小学正用一场“低成本、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为基层教育贡献“县域方案”。(记者 孙晓旭 特约记者 车荣华 通讯员 卢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