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文章网 手机版

“母亲节特稿”|白日陪练、凌晨跑单、一心几用……母爱的“时间账本”托举起女儿的希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20:2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朱婷 刘力 实习生 马厚雪

5月8日凌晨2点,渝中区上清寺学田湾,暴雨如注。

单亲妈妈刘英攥着外卖袋飞速爬上老旧小区的楼梯,送完单出来,豆大的雨点再次打下来,手机那头传来脆生生的啼哭。来不及歇息,更顾不上湿透的衣服,刘英骑上电动车,朝家的方向疾驰而去……

白天,一刻不缺席女儿的康复训练;夜晚,风雨无阻跑单送外卖……在刘英的“时间账本”里,每天的休息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其余时间均被女儿和跑单填满,日复一日的奔忙,生发出爱的奇迹:身体无法活动的女儿,渐渐有所改善,迎来希望和新生。

深夜11点

“别人怕暴雨,可我不怕”

5月7日晚上11点,夜色渐深。学田湾暴雨来袭,雨点砸在空荡荡的路面,激起层层水花。街道安静下来,进入暂时的休憩时光,行人更是寥寥无几。

附近一出租屋内,看着不到3岁的女儿球球睡得香甜,31岁的单亲妈妈刘英轻手轻脚退出卧室,关上房门,换上外卖工作服、雨衣,穿上雨靴,一头扎进雨里,开始跑单送外卖。

女儿熟睡后,是刘英外出跑单送外卖的时间。“只有这个时候有一点时间,一般从晚上十一点左右到凌晨两三点,每晚算下来,可以挣到几十上百元。”在她的时间账本里,跑单不可或缺。

深夜暴雨,大多数人早已归家休息,可对于刘英而言,风雨里启程,是为女儿赚取康复训练费用的“黄金时段”。“别人都怕暴雨,可我不怕,暴雨夜送单有额外补贴,能多赚一点。”她说。

女儿球球在8个月大时,被发现身子绵软、双手无力,不仅无法坐立,更无法抬头。经过医生诊断,球球患上了一种叫腺苷酸环化酶基因病,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

为了给女儿治病,刘英和前夫四处求医,去过广东、山东、北京等各大医院,花光了他们的积蓄,可治疗成效甚微。

因为在生活观念上的分歧,去年,她选择与丈夫离婚,扛起照顾女儿的重任。“前夫也会承担一些女儿的花费。我觉得,成效甚微也是进步,所以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给她治,让她可以站起来!”刘英语气平和却满是笃定。

谈及坚持的理由,刘英又瞬间柔软:“十月怀胎,血脉相融,我想让女儿在充满母爱的环境里成长。她的笑,对我是最好的成长和治愈。”

凌晨2点

一声啼哭让她立马折返

凌晨2点,不知道一晚上经历了几场淋雨的刘英停稳电动车,送出当晚她的第15个单子。顾不上湿透的衣服,她提着外卖袋就往目标小区跑,匆匆脚步扬起水花,飞溅的泥点一个个甩在裤腿上。

目的地是老旧小区,七拐八绕的楼道里,楼层房号并不好找,她小跑着冲上一步步楼梯,必须争分夺秒,才能避免超时。送单出来,头发丝湿漉漉地粘黏在她的脸庞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

来不及休息,刘英又转身准备奔赴下一单。此时,手机里传来脆生生的啼哭。仔细一看,监控画面里,醒来的球球正乱挥舞小手,撕心裂肺的哭泣声和涨得通红的小脸,让刘英心疼不已。“兴许是饿了!”发动电动车,刘英朝家的方向疾驰而去……

独自照顾女儿,视频监控成了她夜晚外出时的“最强辅助”。“只要外出跑单,就把监控开着,手机随时查看,一旦女儿醒来啼哭,就赶紧回家。”刘英说,自己不会接太远的单子,以免无法及时回家。

5分钟后,她回到出租屋,快速换上干衣服,将球球抱在怀里。女儿一进入妈妈的怀里立刻安静,很快又安然睡去。她释然:“原来不是饿了,是醒来没见到妈妈。”

“她醒来其实不会乱爬,只是我放心不下。”刘英说,自己多么希望女儿能乱跑乱跳啊,哪怕再顽劣淘气,她都欣然接受。

早上9点

千种方法帮女儿忽略训练疼痛

多位医生告诉刘英,女儿的病没有特效药,但如果不干预,患者还有肌肉硬化、器官衰竭的风险。为此,原本家在开州的刘英,为了能让球球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在去年搬到了渝中区。

5月8日上午9点,在做好一切准备后,刘英抱着球球准时来到菜市场附近一家康复训练机构。曾是服装模特的刘英衣着朴素,而球球则换上漂亮衣服,头上还有精致的发夹。

“球球妈妈,我们外出学习掌握了一套新的训练方法,很适合球球。”负责人王敏向刘英分享了一个好消息。除了工作,出于女性的情感共鸣,她也想尽可能帮助球球妈妈。

记者注意到,与很多送娃来进行康复训练的家长不同,刘英不是选择在门外守候,而是会陪同球球一起训练。

当康复训练师冯军红为球球进行肩关节活动时,带来的不适感和疼痛,让球球瞬间啼哭起来。这时,刘英会揉搡塑料纸,制造声响来转移球球注意力。随着训练深入,塑料纸不好使了,刘英会往球球嘴里投喂零食小馒头,等到小馒头也失去利用价值,刘英又会播放动画片。为了能让女儿坚持下去,刘英不厌其烦地尝试。

“她有千种方法来让女儿忽略训练的疼痛。”冯军红看在眼里,“上下午都是全程陪伴,很少见到这么有耐心、有毅力的妈妈,简直就是永远满格的‘能量充电宝’。”

冯军红透露,持续的康复训练让球球的情况得到好转:双手可以抓握,也能够抬头了,还能够较为自主地控制头部,“接下来还要增强躯干能力,为坐立进行训练。”

中午12点

“超级妈妈”餐盘里的“偏心”

中午12点,结束上午的康复训练,刘英将球球放上腰凳抱着,准备回家。路上,顺道买了瘦肉和蔬菜,她要为女儿制作尽可能营养的午餐。

“鲜肉还是更有营养。家里有冻肉,过段时间我自己解决。”回到家,她一边利落地将腰凳取下,一边熟稔地将球球放在背上并用背带固定,然后闪进厨房开始忙活起来。

半小时后,午餐出炉,球球的碗里,肉菜丰富,可刘英自己碗里更多的是白饭,“偏心”太过。

耐心地哄球球吃完饭,刘英细心地给女儿洗了脸。球球白皙的脸上,再次露出可爱的笑容。

而刘英自己简单地扒拉几口饭菜,就开始准备接下来的工作——给气球充气。“趁着球球午睡的时间,我可以拿到附近去售卖,又可以增加一点收入。”刘英表示,康复训练的费用,一个月要上万元,自己必须努力挣钱,同时花销要精打细算。

她坐在沙发上,把球球稳稳抱在怀里,同时,右手拿打气筒,左手捏着气球,真是个一心几用的“超级妈妈”。

“我每天会准备大概30个气球,给一个气球充气要花90秒左右,做完这些得40多分钟。之后,我会给球球做康复训练,巩固上午的训练。”对于时间的把握,刘英永远在“见缝插针”。

她说,光是抬头这一简单的动作,女儿就花了两年多时间。“别人都让放弃,可我们在一点点创造奇迹,没关系,女儿慢一点,我就快一点。”刘英说。

简易的出租屋,逐渐被一个个充盈起来的粉色气球填满,可爱又温馨的氛围里,更多奇迹正在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