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战④│蒋学孔:穿梭在青纱帐里的“小战士”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11:41:00



抗战老兵档案
姓名:蒋学孔
年龄:96岁
籍贯:沧县张官屯镇北蔡庄村
事迹:1943年加入儿童团,给游击队送情报,正式参军后随部队作战,后来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他少年时加入儿童团,机智勇敢地为游击队传递情报,后来瞒着母亲正式投身革命,奔赴抗战一线——
蒋学孔:穿梭在青纱帐里的“小战士”
记者 祁晓娟 张丹 吴艳
7月2日上午,得知记者要来采访,96岁的蒋学孔早早就穿上军装,佩戴好军功章,坐在自家小院中等着大家。
在沧县张官屯镇北蔡庄村蒋学孔的家中,记者见到了这位抗战老兵。他的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坚毅,说起话来井井有条。
蒋学孔向记者缓缓讲述起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在老人的讲述中,大家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苦难童年
1929年,蒋学孔出生在沧县张官屯镇北蔡庄村。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蒋学孔的童年生活,没有欢乐的游戏,没有无忧的时光,几乎全部被苦难占据。
当时,日军的暴行令人发指,到处烧杀抢掠。
蒋学孔年幼时,父亲被日本人杀害。失去了顶梁柱,这个本就贫穷的家庭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当时,母亲独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可在那个年代,填饱肚子简直是一种奢望。蒋学孔和兄弟姐妹常常饿得直哭,母亲只能偷偷落泪。
在这样的环境下,蒋学孔长大了。他痛恨日本人,恨他们让自己的家庭支离破碎,恨他们让乡亲们生活在痛苦之中。
这份仇恨,成为他日后投身革命的动力。
儿童团里的小情报员
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蒋学孔14岁时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
虽然年纪小,但他头脑灵活、行动敏捷,很快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战士”。
一开始,在儿童团里,蒋学孔负责站岗放哨。后来,随着战斗经验的丰富,他有了新任务——为游击队送情报。
送情报时,危险无处不在。每一次送信他都徘徊在危险的边缘。
“当时年纪小,但我从不害怕。”蒋学孔笑着说,那时他的个子不高,混在人群中不显眼,适合送情报。
蒋学孔常常穿梭在敌人的封锁线之间,稍有不慎就会被发现。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查,他经常躲在玉米地里。那一片片青纱帐,成为他的天然掩护。
在送情报的那段日子里,蒋学孔经历了很多惊险时刻。现在说起这些,蒋学孔记忆犹新。
有一次,他在送信途中遇到了一队敌人。眼看敌人就要走到面前,蒋学孔急中生智,将情报藏在鞋底,然后装作在地里玩耍。
也许是因为看他就是个小孩子,敌人没有过多为难他,离开了。
“没有时间想太多,也没有时间害怕。”蒋学孔说,那时遇到的危险时刻还有很多,但他从未退缩。
别看他年纪小,却深知情报对于游击队的重要性。每一份情报都可能关系到战斗的胜负。凭借着机智和勇敢,他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那时,除了儿童团的同伴和游击队的同志,很多人都不知道蒋学孔的真实身份。他以幼小的身躯默默为抗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瞒着母亲投身革命
随着年龄的增长,蒋学孔期望自己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他跟游击队长说,想要打鬼子。
让蒋学孔高兴的是,游击队长很快同意了他的申请。
但是,加入游击队的喜悦里也夹杂着忧伤,蒋学孔最舍不得的就是他的母亲。
他深知母亲对自己的牵挂和不舍。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加入游击队的事儿他当时都没跟母亲说。
“我怕母亲担心。”蒋学孔说,直到现在,他提起母亲还是很伤心。
正式加入游击队后,蒋学孔不能随时回家了。他随部队经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固定的驻扎地点。
有一天晚上,在执行完任务后,他顺便回到家中。
看到母亲的那一刻,蒋学孔的泪水夺眶而出。
曾经坚强的母亲,如今眼睛都哭瞎了。原来,自从他离开后,母亲日夜担忧,以泪洗面,最终哭坏了眼睛。蒋学孔紧紧抱住母亲,心中充满了愧疚。
可是,国仇家恨让蒋学孔深知,只有赶走日本侵略者,才能让更多的家庭不再遭受苦难,才能让母亲过上安稳的生活。
尽管心中万般不舍,但他毅然擦干眼泪,告别了母亲,坚定地投身于和侵略者的斗争中。
走向一个又一个战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蒋学孔和战友们别提多高兴了。
在整理缴获的战利品时,抚摸着手中的枪,蒋学孔非常自豪。
蒋学孔年纪小,很多战友对他的称呼也非常有意思。在蒋学孔的记忆里,有的战友是南方人,他们喜欢叫蒋学孔“伢子”“娃子”。
“这些称呼体现了战友们对我的喜爱。”蒋学孔笑着说。
时至今日,蒋学孔还记得这些战友英勇战斗的故事,“只不过我年纪大了,记不清他们是什么模样了。”
说起曾经的战友们,蒋学孔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缓缓地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牺牲在战场上了。”
抗战胜利之后,和平并没有很快到来。
不久,解放战争爆发,蒋学孔再次投身战斗。他和战友们一起浴血奋战。在战场上,他毫不畏惧,经历了很多次生死考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蒋学孔没有丝毫犹豫,跟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他和志愿军战友们一起,顶着严寒,冒着敌人的炮火,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朝鲜战场上,蒋学孔的腿被冻伤。时至今日,即使到了炎炎夏日,蒋学孔也必须穿上长裤。
幸福晚年
历经战火的洗礼,蒋学孔迎来了和平年代。如今,他的生活十分幸福。
蒋学孔有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孩子们都非常孝顺。
他虽然已经96岁高龄,但是饭量还不错。儿媳妇总是换着样儿给他做饭。
每天早晨,他都会吃鸡蛋、喝豆奶。中午,包子是他的最爱。
蒋学孔的几个女儿也都会轮流来照顾他,给他洗衣服,换床单被罩。
前几年,蒋学孔住的屋子刚翻新过,里里外外都亮亮堂堂的。电视机、空调、洗衣机……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每天,蒋学孔都会走出家门,到胡同口坐一会儿,还让儿媳妇带着他去地里转一转。
他喜欢给孩子们讲述自己当年的战斗故事。他说,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他关注国家的发展。每当看到国家在各个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时,他都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从苦难的童年到投身革命,从浴血奋战到安享晚年,蒋学孔用自己的经历见证了国家从落后挨打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历程。
来源:沧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