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汛而动 以迅制汛 全市上下有序有力应对极端天气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6 06:28:00

市建管中心工作人员在北排洪渠文兴路下穿通道作业。牛利敏 摄

交警在南内环街新建南路口进行疏导指挥,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王韵菲 摄

消防队员转移被困老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工作人员在西中环上执勤 牛利敏 摄

山西越野E族救援队在积水中展开救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8月14日我市部分地区出现雷阵雨,万柏林区和晋源区局地出现大暴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加强会商研判、指挥调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各相关部门、县(市、区)和社会力量迅速行动,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紧盯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市低洼地、桥梁涵洞等重点部位,全力以赴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处置。
协调联动筑防线
汛情发生后,太原城管部门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坚守一线,守护城市安全。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出动610名防汛人员、114辆防汛车辆,奔赴主干道与交通节点、居民区与背街小巷、改造路段等重点区域开展抽排作业。
市城管局城市排水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在下游几个节点位置安排专人值守,密切关注水位变化。经过紧张而有序的抢险工作,截至14日22时30分,水位在下降25厘米后,行洪恢复畅通。池渠所辖五六号调蓄池、胜利街缓洪池、北张退水渠等均运行正常。
8月14日18时许,结合市气象台发布的预警信息以及城六区信息采集员上报情况,市城管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防汛值守专班人员迅速集结到位,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城市内涝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全力守护城市稳定运行。全市700余处内涝监测点、视频监控进入应急状态,大屏幕实时滚动显示降雨数据,系统自动识别路面积水超过10厘米的预警点位,精准锁定汾西南路、北排洪下穿通道等22处预警点位明细信息。工作人员通过城市运管服平台高效处置来自采集员巡查、12345热线转办、交警部门上报等多渠道汇集的各类雨情案件,并协调派遣二级平台联动单位,快速处置险情。太原城管环卫部门冒雨展开作业,清理积涝点淤泥杂物,冲洗道路积泥。
险情出现后,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救援人员迅速行动,奔赴各处展开救援。当日19时01分,指挥中心接警人员接到一个报警电话,听筒里传来呼救声:“快来救我,我出不去了……”报警人为一位女士,起初她只顾紧张呼救,但无法说出自己所在位置和面临的情况。对此,接警人员首先安抚该女士的情绪,请她放慢语速,放缓情绪,详细说出自己的情况。
原来,该女士独自驾车行至玉门河南沿岸、西中环路以东路段时,遇到强降雨,面对路面快速上涨的积水,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导致车辆被积水围困。随即,消防救援人员出动,快速赶往现场。途中,救援人员还与该女士保持电话联系,询问车内进水情况,并提示她若车内电路正常,立即将汽车天窗打开,可以试着从车窗上到车顶,在高处赢得更多时间,等待救援。在消防人员的接续安抚和指导下,这位女士沉着应对,终于等到救援人员到来,成功脱险。
19时34分,指挥中心又接到一起乘客被困公交车的警情,消防救援人员立即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现场的情况是,一辆公交车沿西矿街行驶,至事发地时,公交车被路边一处工地倾倒的铁皮围挡阻挡,无法继续行驶。当时降雨正猛,地面积水快速升高,20余名乘客被困公交车上,随着时间推移,一些人出现急躁情绪。消防救援人员到达后,与公交车驾驶员一起安抚大家的情绪,接着,消防救援人员冒雨踩在积水中,将一名名乘客转移出去。之后,他们又设法搬离现场倾倒的铁皮围挡,确保该路段通行。
至当晚22时许,我市消防救援支队共接到相关警情39起,主要集中在万柏林区和尖草坪区,各基层消防救援站的救援人员闻警而动,成功完成了一项项救援任务。
闻“汛”而动护平安
面对突然袭来的强降雨,我市各县(市、区)第一时间下达应急指令。部门、街道与社区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全力应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万柏林区城管局要求各清扫保洁单位加密道路巡回频次,对路面漂浮垃圾“随见随清”。同时,在易积水点位实行定人定岗,备足沙袋、锥形桶、警戒线等应急物资,确保积水隐患“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置”。各应急小组在统一调度下,对重点路段开展“拉网式”巡查,通过设置警示标识、拉起警戒线等方式,筑牢汛期安全第一道防线。
在发现污水井冒顶、下水井堵塞等情况后,万柏林区城管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反馈至市政部门,并在警戒区域由专人引导,提醒车辆缓行、行人绕行,全力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针对积水严重区域,第一时间调用大型设备开展应急排涝工作。
和平路消防站地势较低,队员们紧急堆放防汛沙袋,全力阻挡雨水涌入车库,就在此时,消防站营区附近传来居民的呼救声。一名队员立即跑过去询问,得知附近有3位老人被雨水围困。情况紧急,队员们立刻组织救援,迅速赶往人员被困地点。途中,暴雨携带冰雹而下,积水没过膝盖,给救援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阻碍。最终,队员们将3位老人安全带回消防站,并为老人递上干毛巾,倒好热水,细心呵护着老人,直到积水退去,安全地将老人们一一送回家。
与此同时,多个社区迅速行动,冒雨摸排,快速解决路面积水、房屋及地库进水等突发状况,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出行。
西中环路北段95号院内,地下车库的地势较低,当晚有雨水流入。东社社区网格员王华荣接到多位居民电话称,地库积水渐多,担心车辆被淹。闻讯,社区主任张璐带着工作人员赶到地下车库1号出入口,此时雨势未减弱,路面的雨水顺着地势不断流入地库。很快物业人员也带着防汛物资过来,大家一起动手,将沙袋、隔水墩堆在地库出入口处,短时间内筑起了一道“防水坝”,保障了地库车辆的安全。
这边刚忙完,又有居民反映称,小区北门处积水严重,出入受阻。众人赶过去发现,是路边排水口被垃圾和淤泥堵塞。有人用铁锹铲,有人索性用手抓,很快将杂物清空,排水通畅了。
强降雨导致玉园路出现路面积水的情况,影响了人们出行。闻讯,玉园南社区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第一时间对接太原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中心道路排水保障三所、万柏林区城乡管理局、蓝泰集团有限公司,详细说明积水位置、深度及排水难点,请求专业支援。
专业人员很快赶到,对沿线的排水井口进行疏通,清除堵塞物,同时启动抽水泵加速排水。社区工作人员在现场维持秩序,引导车辆、行人绕行。经过3个小时的紧张作业,路面积水逐渐消退,通行恢复正常。
在尖草坪区、晋源区等地,防汛应急工作同步展开,各部门严阵以待,组织专人对河道堤防、低洼易涝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各县(市、区)防汛工作平稳有序,相关部门和岗位的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全力保障安全度汛。
全力救援解危难
8月14日19时许,公安晋源分局罗城派出所接到外地游客赵先生报警称,11岁的孩子在蒙山景区游玩途中,因匆忙躲雨和大人走散。派出所民警立即联系蒙山景区安保部门启动应急响应,组织人员兵分三路展开搜寻。一组人员紧急调取景区监控,细致排查孩子活动踪迹;一组冒雨沿景区主要道路及周边区域徒步搜寻;另一组向周边游客说明情况,发动大家共同留意孩子身影。搜寻工作持续展开。19时30分左右,当民警搜寻至下山的小路时,发现了因寒冷害怕正瑟瑟发抖的孩子。当孩子被安全送回父母身边时,一家人激动不已,连连向民警和热心游客道谢。
19时58分,公安万柏林分局和平南路派出所接到报警称,移村南街虎峪河快速下穿处有车辆被困积水中,车上有两名群众急需救援。赶到现场后,民警刘振峰叮嘱辅警孙楷洲在积水较浅的区域观察待命,自己涉入齐腰深的水中慢慢靠近被困车辆。此时,两名被困群众惊慌失措,刘振峰安抚两人情绪后,将他们分别背出积水区域,转移至安全地带。随后,民警又返回积水中,将被困车辆推出。同时段,新晋祠路部分路段积水没过膝盖,一位老人被困在公交站台,时间一长感觉身体不适。正在附近巡逻的年轻民警看到这一情况,将老人背出积水区域,并安全送回家中。
20时30分许,公安万柏林分局建矿派出所接到一名群众求助称,其在玉门花园A区与E区之间被困车顶。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同时与消防部门取得联系请求支援。现场积水严重,一辆轿车浸泡在积水中,被困群众站在车顶上,神色慌张。民警一边安抚被困群众情绪,一边联合城管、社区工作人员迅速疏散围观群众,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意外发生。最终,民警与消防队员紧密配合,成功将被困群众救出。
积极展开救援的同时,公安万柏林分局民警展开隐患排查。纺织苑东社区上三棚户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老房子,一到雨雪天气就容易发生安全问题。见雨势变小,社区辅警韩璐便急匆匆地骑着电动车赶来,打着手电,一脚泥一脚水,挨家挨户询问,重点检查房屋墙体是否开裂、屋顶是否漏水、门窗是否稳固,对存在墙体渗水、电路受潮等隐患的家庭,现场协助居民转移贵重物品,并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周边居民远离危险区域。
强降雨险情出现后,山西越野E族救援队的志愿者们立即出发,展开抢险救援。队长史俊杰带领8名救援队员(志愿者),驾驶救援车辆赶到西流中路、和平北路北巷一带。受周围地势影响,再加上降雨强度大,这里已经出现大片积水,有数辆车被困。被困者苗先生介绍,他驾车经过此处,刚开始还能涉水行驶,停了不到5分钟再启动,已经被淹住了。在救援队员的帮助下,苗先生的车被拖出积水带。经过约1个小时的救援,共有8辆车被拖出积水带,另有数位路人也被安全转移。
记者 王 勇 任晓明 申 波 李 涛 杨 沫 张晋峰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