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文章网 手机版

首批!合肥公布17家名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14:47:00    

近日,

合肥公布首批17家创新联合体名单。

据悉,

每家联合体最高可获2亿元的预授信额度,

破解重点产业链“卡点”难题。


具体名单如下

建设创新联合体,就是把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联”在一起,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合肥市创新联合体是由龙头企业牵头,以解决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为目的,通过市场化机制,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研力量,组成的体系化、任务型创新合作组织。

首批市级创新联合体,包括汽车智能制造与先进工艺、商用车新型智能电动底盘技术、工业场景智能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等17个细分领域,涉及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诸多火热的产业领域。

创新联合体,主体是企业,关键在龙头。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龙头企业不仅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其提出的技术需求往往具有普适性,一旦解决,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向前迈进。

有了龙头牵动,还需要各路“精兵强将”合力。合肥市创新联合体不仅吸纳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等,还有一定比例的科技中小微企业,它们彼此之间优势互补,合作意愿强烈。

以汽车智能制造与先进工艺创新联合体为例,牵头企业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合作方则包括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理工大学等10家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涵盖研发、中试、生产、应用全链条。

“精兵强将”也需“粮草”保障。据介绍,合肥将在科研项目、科技金融、平台建设、人才等方面为联合体提供有力支持。其中,市科技局联合科技金融机构创新设立的创新联合体研发专项贷类产品,将根据项目攻关情况,给予每家联合体1000万—2亿元不等的预授信额度,并按50%比例进行贴息,保障联合体成员能获得长期低息贷款,助力联合体持续开展研发攻关。

“接下来,我们将支持联合体整合各方创新资源,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集中力量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在促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过程中系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市产业链发展能级。”该负责人说。




文字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葛清政 刘全超

出品 | 政在进行融媒体工作室

相关文章